找到相关内容19739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关于《大学》“”“心”问题之哲学省察

    关于《大学》“”“心”问题之哲学省察   ---以《大学》经一章为核心的诠释兼及于程朱与陆王的讨论   林安梧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所教授   一、 提要   《大学》经一章提出总体之概括与...要强调人生命里有一些很具体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而儒家是很   注重这个具体的,所以原始儒家著重点不是在“心”,著重点在“”。所以“壹是   皆以修身为本。”儒家强调的是“调身以正心”,并...

    林安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3170725.html
  • 、受、心、法——四个察觉的对象(1)

      、受、心、法——四个察觉的对象(1)   佛法既然讲的是缘起法则,佛教自然就是一个很有理性精神的宗教,对一切事都讲原因。佛法不会很粗糙地把一件事称作罪恶、邪恶,也不会把一个人随便地称为罪人...逃避者。人生及人生的问题,是无法用逃避得到解决的。佛要修行人用“四念处”的方法去正视人生,面对自己。佛教导众生正视人生的方法很有系统,分为四个地方:  (一)身体();  (二)感受(受);  (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2667727.html
  • 心灵音乐会将亮相三亚南山 昌盛法师为超女量编曲

    简洁空旷的舞台上,一个小女孩用稚嫩的童声唱出《观音·法雨》,僧人和居士百人队伍分别从舞台深处缓缓前进,引出主持人出场亮相。   李娜为超女“量”编曲   李娜出家后,中国乐坛少了一个真正的歌者,...

    佚名

    |三亚南山|昌圣法师|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4/0821283733.html
  • 金刚不坏之:小谈“佛牙舍利”

    金刚不坏之:小谈“佛牙舍利”  最近叶国锋先生和邱大星先生在《早报》上对本地佛牙寺的佛牙真伪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读后深有感触,愿就两位的立场和观点发表一点个人看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以上两...般若所组成,《大智度论》言:“经卷是法身舍利”。  如果再推敲则有“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全身舍利即指不腐烂的肉体,也称“金刚不坏”。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的肉身舍利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2161989.html
  • 观音慈悲护女——兼说观音妙法修持

    ,嫁给了一个尤家儿子,可是尤公子不但长得难看,而且性情粗鄙。婚期快到了,平泉女自叹命苦,祈祷观音菩萨,保佑她嫁到尤家后,贞洁之不受侵损。观音菩萨果如其愿,平泉女结婚后,虽与尤公子同床,可尤公子总是...

    徐足之

    观世音|观音|戒淫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20103920480.html
  • 、受、心、法——四个察觉的对象(2)

    、受、心、法——四个察觉的对象(2)   《念处经》中佛有对此法如下的教示:  于此诸比丘,当一个比丘在森林中,至一树下或空旷处坐下,双腿盘起,背脊挺直,令身心之觉知升起。  当他在作入息时,他...不觉,该如何是好呢?  这就要讲四念处和“苦谛”的关系了。  人在苦中而不觉苦,是因为对四念处(、受、心、法)中的第二项)——即“受念处”——没有修好而充分了知的缘故。  这就是我们一般讲的“钝”,...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2767728.html
  • 揭开山西太原唐代太山龙泉寺千年变秘密

      揭开山西太原唐代太山龙泉寺千年变秘密   太原旧方志记载,太山寺即太山龙泉寺始建于唐代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初为道教“昊天祠”。   而根据文物专家现场考证,银椁金棺舍利宝函所居的地宫,原是一处佛塔的塔基,此塔建于唐武周至唐睿宗时期,刚好是公元684年到761年,即龙泉庙始建之时。而在地宫附近,文物考古人员挖掘出了另一处台基、台阶等旧建筑的遗址,后经鉴定为已毁于清朝晚期的...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8223396668.html
  • 是维摩不着花──黄玉阶之宗教活动

    是维摩不着花──黄玉阶之宗教活动  李世伟  文化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侯选人  台湾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6.12 出版)  页97-115  ----------------------...一位来自浙江的善士,得知浙江省正大兴善社,并送给他一本《  宣讲集要》,黄精心阅读后大受启发,于是招集同志,劝捐公项,并  自掷三千圆,建立「普愿社」。又当时黄正致力于歧黄之学,无力分  宣讲,便令...

    李世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3370921.html
  • 是维摩不著花──黄玉阶之宗教活动

    是维摩不著花──黄玉阶之宗教活动 李世伟文化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侯选人台湾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6.12 出版)页97-115 ----------------------------...似乎看的清楚些,在黄玉阶过世后,他写了一首<区长黄玉阶社友诗>以兹为念:     药方神妙汉医家    是维摩不著花    掌握稻江区政柄    兄终弟及愿殊奢(注76)   附记:本文之完成特...

    李世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145958.html
  • 、受、心、法——四个察觉的对象(3)

    、受、心、法——四个察觉的对象(3)  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  忽略了四念处在佛法修行上所易引起的一些流弊,其主要的缺点就是失去了佛教中“止息人生苦恼”的基本精神,而成为为了思想而思想的玄学,或为了佛教而佛教的宗教了。“纯思想”的态度形成了佛法与生活脱节,结果虽然能自成一完备之体系,但因抽离了现实之人生,高谈缘及空只能形成佛法的“玄学化”,而非佛教的本来面目,结果形成修行人不重视理论,几乎全都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2867729.html